首页

冷柔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4 23:39:17 作者:2025年全国徒步大会(南昌·湾里站)启动 千名徒步爱好者共赴山水之约 浏览量:85304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 深圳报道

  【编者按】中国是海洋大国。广东是海洋大省,拥有全国最长的大陆海岸线,以及分布在广阔海域上的1963个岛屿。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现代海洋城市发展研究院推出“向海图强看广东”深调研系列报道,以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广州南沙为起点,沿着海岸线分别向西、向东出发,深入走访广东14座沿海城市,解开“海上新广东”逐梦深蓝的发展密码。

  落日余晖下碧波斑斓,海平面上邮轮与货轮相向而行....。.站在“大湾区二号”游轮甲板远眺蛇口港,物流与客流在这片海域井然交汇,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与集装箱在交错间搭建出深圳海洋经济版图一角。

  作为南部海洋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2022年深圳市海洋生产总值达3128亿元,同比增长3.9%,集聚涉海企业近3万家,形成以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传统产业为支柱,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海洋产业结构。其中,盐田、蛇口、福永等东、西港口群在深圳海洋交通运输及旅游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走访中获悉,位于深圳东部港区的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是全球最大单体集装箱码头,2021年累计吞吐量已突破2亿标箱,而位于西部港区的蛇口港除了承载集装箱货运功能外,还建成蛇口邮轮母港,开通邮轮航线26条、邮轮目的地32个,截至2021年底服务邮轮游客超过100万人次。

  进入外贸承压、消费增长一度放缓的2023年,深圳港仍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深圳海事局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深圳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21251.52万吨,同比增加6.56%。同期,深圳港的船舶流量达到47.74万艘次,同比增加29.63%,其中载客船舶进出港11.91万艘次,同比增加188.96%。

  “感受很好!还会再来!”3小时航程结束,走下“大湾区二号”的湖南游客廖永(化名)仍意犹未尽。在他身后,新一波游客正等待登船,新一批集装箱也在不远的码头处等待装卸。在货轮与邮轮的往返交复之间,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轮廓逐渐清晰。

  物流“蓝色干线”延伸内陆

  从盐田国际办公楼的窗口向下望,各色集装箱陈列于港口码头,来往的集装箱船舶与货柜车,以及不远处的铁路场站,串起这条国际物流干线的关键一环。

  “背靠惠州、中山、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群重要货源地,盐田国际每周提供近百条航线去往全球各地,也是华南地区欧美航线最密集的港区,平均每天4班去欧洲、6班去美国。”盐田国际商务部高级经理王喆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道。

  据悉,作为全球供应链的一个重要节点,盐田港区承担着广东省超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量、全国对美出口逾四分之一的货量。2023年以来,盐田国际已先后迎来21艘全球最大的24000标箱级别集装箱船舶首航,数量居华南之首。

  为满足大批量货物流转需求,王喆表示,目前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拥有20个大型集装箱深水泊位以及417公顷的堆场用地,配备了268台龙门吊机,并打通进闸通道44条、出闸通道33条,确保高峰期每日近2万辆货柜车顺畅进出港,“盐田港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工程也正在建设中,未来将打造成全球领先的自动化、智能化无人作业港口。”

  值得注意的是,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观察到,随着近年全国各地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制造业产业链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城市延伸,盐田港的物流干线也进一步向内陆城市拓展。

  “目前全国除了长、珠三角经济带外,西南地区可能是这两年最热门的一个投资地,也是一个最新的资本高地。”王喆表示,为进一步链接内陆货源地,近年盐田国际已先后开通平湖南、醴陵、江门、南昌等内陆港,推动水水、海铁联运进一步完善。

  “近5年我们和很多内陆地区都合作建设了内陆港,客户把货交到内陆港后,相当于就交到了盐田,所有手续都可以在内陆港完成,进出口货物可直达盐田港出海。”王喆表示。

  据介绍,截至目前,盐田国际已开通16条驳船支线、6个驳船组合港、12个内陆港和30条海铁联运线路,“莞盐组合港”、“盐田-江门海铁联运”班列、“东莞-盐田-香港”海铁联运快线等也已正式投入运营,服务覆盖大湾区、华中及西南地区。2023年上半年,盐田国际海铁联运累计完成标箱量同比增长15%。

  依托东、西港口群,《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2-2035年)》也将“打通内外循环,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及高端服务中心”列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首项发展策略,明确提出要促进港航业多元综合发展,提升航道通航能力,推进港口联运和运营全球化布局,打造全球航运服务节点枢纽。

  大湾区“3小时邮轮经济圈”

  与集装箱物流干线交错的盐田港不同,在深圳西部港区建成的蛇口邮轮母港,则为深圳带来了更多海上客流。

  刚刚从天津飞抵深圳的张静(化名)就将此行首个行程安排在了邮轮上,“我们主要是想近距离看看港珠澳大桥。(邮轮)体验挺不错的,深圳这城市很美,最近天气也很适合休闲度假。”

  张静搭乘的是2021年开航的“大湾区二号”微游轮,具备大型邮轮(万吨级)的观光、休闲、娱乐等复合功能,同时又保持着相对较小的船型(千吨级)和较大的运营弹性,目前已开通港珠澳大桥、深圳湾、前海湾、探访深中通道和环桂山岛、穿港珠澳大桥等5条湾区海上游航线。

  据统计,自2020年8月26日由招商局邮轮有限公司(简称“招商邮轮”)打造的首艘综合性微游轮“大湾区一号”投入运营以来,在蛇口邮轮母港开展的“海上看湾区”高端微游轮项目已累计开航4565艘次,接待旅客82.7万人次。

  除微游轮项目外,作为国内首个具有国际中转功能的海港客运口岸,蛇口邮轮母港也先后开通了前往国内三亚、香港、台湾,以及日本、韩国、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国家与地区的邮轮航线26条、邮轮目的地32个,并与丽星邮轮、皇家加勒比游轮、地中海邮轮等12家国际知名邮轮公司合作引入18艘国际著名邮轮靠泊。自2016年开港至今,蛇口邮轮母港共接待游客超过3080万人次,其中邮轮游客超103万人次。

  与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聊起未来是否还会选择邮轮旅游项目时,廖永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我们以前也坐过意大利邮轮到日本、韩国旅游,这次听朋友介绍来体验一下‘大湾区一号’‘大湾区二号’,主要是奔着能穿过港珠澳大桥来的。整体体验也很好,一路上又有音乐秀、又有魔术表演,节目很丰富,很适合外地自由行游客过来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除深圳外,近年粤港澳大湾区多地也积极开拓邮轮旅游市场。目前,大湾区内已建有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香港启德邮轮码头三大邮轮母港,湾区港口彼此连接,形成了“3小时邮轮经济圈”。

  而随着今年9月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全面恢复进出中国境内邮轮港口的国际邮轮运输,中国邮轮旅游消费市场也有望迈入加速复苏周期。

  月前,在2023第四届广州邮轮发展圆桌会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邮轮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炜航预计,2023年国内邮轮游客量将达20万人左右,约恢复到2019年的1/10,2024与2025年有望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2026年起中国邮轮将进入第二个黄金发展期。 【编辑:朱延静】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家知识产权局:上半年累计指导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66件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便利,同时也使部分老年人感到无所适从。为此,应提升数字适老化水平,让老年人同享数字化发展红利。

中欧日韩专家前瞻“6G标准”:需要全球合作

莲花落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形式,起源于佛教,流行在宋代。清朝道光年间,莲花落传入山西,表演者常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太原莲花落说唱词基本上七言四句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来合辙入韵,内容幽默诙谐。

海峡两岸门球邀请赛福州开赛 以球会友切磋技艺

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有效拓展了乡村产业空间,助力农民就业增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保障。近年来,各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全环节增值,产业融合水平不断提升,新业态方兴未艾,农业多功能性日益显现。2023年,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推进,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行动,今年1月至6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7万亿元。通过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展。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69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3年的2.81缩小到2.39。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72元,实际增长6.6%。

片荒?不存在!10部新片入局国庆档

老人杨某进入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某街道办事处共建的垃圾分类厢房时,在门口摔倒后失去知觉,身体多部位受伤严重,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老人因本次摔伤花费医疗费共计71599.52元,其中个人支付6912.03元。经法院核实,该垃圾分类厢房未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垃圾房地面与原场地高度不在一个平面,也未做防滑坡道,没有警示标志。因工程建设方拒绝调解,原告杨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两被告赔偿其医疗费等相关费用。

油画里看重庆“老茶馆” 50余件绘画作品记录城市变迁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7日至18日,在阿塞拜疆国家青少年和体育部、阿塞拜疆皮划艇赛艇协会的支持下,全球运河穿越行动联合世界赛艇联合会、国际皮划艇协会、国际龙舟协会、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在阿塞拜疆里海沿岸成功举办了“2024全球运河穿越行动收官活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